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大股东股票出售预告制度。
3、民营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2、政策不到位,信息渠道不畅。
三、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尽管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全如人意。允许具备必要条件的民营企业运用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等手段进行直接融资,上市核准应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7、民营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力量。二是乡镇民营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信用产品供求机制:社会诚信体系的运行需要好的信用系统,信用系统的服务,要通过政府鼓励示范,增强用户意识,培育和形成市场需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民营经济将会大显身手,成为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中流砥柱。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可以提高就业水平,降低失业率。试图以两权分离促进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国有企业向市场主体的转变。
进入实行两权分离阶段后,改革的思路是国家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相分离。国有企业改革除了扩权让利外,还应包括哪些内容。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没有国有经济的主导和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就谈不上社会主义。
两权分离理论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该有财产权,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占用了很多付费很少甚至不需要付费的资源,包括土地、矿产、贷款、特许经营权等,市场公平竞争阻力很大。
2.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其理论依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种,有简单再生产自主权的企业模式。关于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怎样推进,当时有许多不同意见。
迄今为止,周叔莲亦未曾中断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当时,有些同志认为,国营企业盈亏责任制或盈亏包干的办法比国营企业自负盈亏的办法更好。还有一种意见主张,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不是定位在国有企业本身,而是定位在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产业有效活力。我认为,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这个理由不能成立。
国有企业改革得与失记者:国有企业改革已历30余年,这场漫长的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你如何评价3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衰?周叔莲:1998年,在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20年历程时,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训有以下10条:1.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以上五种企业理论模式,反映了社会主义企业发展成为真正企业的过程。
1977年下半年到1978年上半年,他参加了原国家计委组织的调查组到大庆油田调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总结大庆经验。4.把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结合起来。
在城市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这种意见认为,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经济的资产应占55%-60%,相应的,其从业人员和产值的比重也应为50%-60%。这些条件包括国民经济结构的状况,国家经济领导机关的管理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同程度。这种意见主张的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似乎是主张退回到原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状况。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转变政府职能,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国有资产的平台化不仅模糊了政企边界和企企边界,而且扭曲了资金配置体系,挤压了民间资本的发展空间。
还需重视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地方的国有资产出现所谓 平台化趋势,就是国有资产被流入到新成立的国有公司当中,这个国有公司的主要职能不是日常生产经营,而是所谓的资产经营或资本运作,包括利用流入的国有资产到资本市场融资或到银行借贷,并从事资金分配和股权管理等活动。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产权关系明晰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
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起步记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如何起步的?周叔莲:是从1978年10月四川省选择宁江机床厂等六个企业开展扩权试点开始的。邓小平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与此相应,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分为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年)、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4-2002年)、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迄今)等四个阶段。而我国国有企业没有机动权利和独立性,事无巨细都要向上级机关请示。第三,国有经济布局仍不合理,垄断行业改革难,市场公平竞争有阻力。按照以往惯例,此次全会有可能会就进一步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方案、作出部署。
来源:财新 进入专题: 国企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包括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两种职能
笔者在香港九七危机后的熊市里泡了六年,眼见大多数中产财富缩水,但人们"认赌服输",很少听见骂股市的。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泡沫游戏。
谁又是创业板疯狂的终结者?刺破泡沫的最后一根针何时出现?也许是IPO的重启。据说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和美国都是如此,人们不论输赢都是自己的事,怪不得股市。
既然大盘行情难以启动,那么,除了飘忽不定的板块轮动式的短炒大盘股外,热炒中小盘股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不论是香港股市还是美国股市,一大批领头的、有核心竞争力的长期稳定上升的蓝筹股,支撑和推动了大盘不断向上。因为支撑大盘的主要是一些金融、房地产、资源股及国企股,这些占股市市值80%的权重的大盘股要么受周期性景气影响,要么受宏观调控政策抑制,难以大涨,搞得不好,一有风吹草动,还会大跌。也就是说要跳出股市看股市。
股市陷入"囧途"新一代领导人提倡中国梦--民富国强,使人振奋。中国式股市从来都是"熊长牛短",也许会有短暂的"天堂快乐",但最终会陷入"地狱"。
正是股市逐渐沦为少数人财富积累的游戏,不断被抽血的股市要为过去的暴炒买单而每况愈下。总之,在集权的体制及政商结合的股市文化背景下,中国股市已沦为"炒市",其中被炒家赋予炒作价值的许多股票难逃大起大落的宿命。
二是看能否形成一批真正的蓝筹股。随着股市的少数人"点石成金"与大多数人的"血本无归",股市价格扭曲了,股市应有的资源配置畸形化了,优胜劣汰的合理竞争迷失了,投资保值增值功能消失了,价值发现功能不见了,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不灵了。